|
| 网站首页 | 组织机构 | 百姓咨讯 | 疾病控制 | 免疫规划 | 科学研究 | 监测检验 | 健康教育 | 业内采风 | 预防门诊 | 甲型H1N1流感 | | ||
|
||
|
|||||
丝虫病的诊断鉴别 | |||||
作者:信息科 科普来源:网络 点击数:716 更新时间:2007-3-20 | |||||
诊断 以实验室检查为标准,从外周血液、乳糜尿、抽出液中查出微丝蚴和成虫即可确诊。 辅助检查 1.病原诊断 ⑴血检微丝蚴: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,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至次晨2时为宜。 1)厚血膜法:取末梢血60μl(3大滴)涂成厚片,干后溶血镜检。如经染色可减少遗漏并可鉴别虫种。 。 度感染者易漏诊。 ⑵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: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,故可于鞘膜积液、淋巴液、腹水、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。可取上列体 液直接涂片,染色镜检;或采用离心浓集法、薄膜过滤浓集法等检查。含乳糜的液体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,去除上面的脂肪层,加水稀释 10倍后,以1500~2000rpm离心3~5分钟,取沉渣镜检。 ⑶成虫检查法: 1)直接查虫法:对淋巴系统炎症正在发作的患者,或在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节的患者,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结节中抽取成虫,或切除可疑结 节,在解剖镜下或肉眼下剥离组织检查成虫。取得的虫体,按常规线虫成虫标本制作技术,杀死固定,然后置线虫透明液中,镜检、定种。 。 2.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。 ⑴皮内试验: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,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。 虫成虫或微丝蚴的可溶性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。 获初步进展。 |
|||||
科普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丝虫病相关图片 丝虫的传播流行 丝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丝虫病的临床表现 丝虫病的病因病理 丝虫病的定义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录 | | 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