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网站首页 | 百姓咨讯 | 疾病控制 | 免疫规划 | 科学研究 | 监测检验 | 健康教育 | 业内采风 | 预防门诊 | 甲型H1N1流感 | | ||
|
||
|
|||||
淋病的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| |||||
作者:信息科 张… 科普来源:网络 点击数:1920 更新时间:2007-3-29 | |||||
【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】 淋球菌为G一双球菌,呈肾形或蚕豆形成对排列,临近面扁平或略凹陷,细菌大小为0.6μm,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。淋球菌由核质体、细胞浆、质膜、细胞壁和外膜等构成,胞浆中有核糖体、内含体等细胞器,外膜上镶嵌有孔蛋白,此外还有O一特异侧链和菌毛等结构(如图)。淋球菌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弱,42℃20分钟即可使其全部死亡,因此加热就很容易达到消毒的目的;干燥环境也不利于淋球菌生长;淋球菌对各种消毒剂很敏感。淋球菌容易产生耐药菌株,目前临床上发现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耐药菌株的感染,即产生β-内酰胺酶的耐青霉素淋球菌株(PPNG)和耐四环素菌株(TRNG),近来又发现耐大观霉素的菌株,这些都对本病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。 |
|||||
科普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淋病的治疗与预防 淋病的诊断和鉴别 淋病的临床表现 淋病的病因病理 淋病的定义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录 | | 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