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网站首页 | 组织机构 | 百姓咨讯 | 疾病控制 | 免疫规划 | 科学研究 | 监测检验 | 健康教育 | 业内采风 | 预防门诊 | 甲型H1N1流感 | | ||
|
||
|
|||||
地方性克汀病的治疗与预防 | |||||
作者:信息科 科普来源:网络 点击数:744 更新时间:2007-3-21 | |||||
有甲低表现者应自生后3个月内开始补充甲状腺素片等,原则同散发性克汀病。聋哑者应受专门训练。同散发性克汀病。 治疗措施 1.一般治疗 应树立信心坚持终身治疗,不能中断,否则前功尽弃;尚应加强辅导,经常教育患儿,使智力有所进步。饮食中应富于热卡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钙、铁等。 2.药物治疗 (1)甲状腺片 开始量应由小至大,尤其病久基础代谢率低下者,以防心力衰竭出现。干甲状腺片所含T3及T4量不稳定,各地产品所含之量亦不统一,故应定期查血T4、TSH及临床观察疗效以确定剂量足够与否,一般用量可参考下列之表: 每人需要量略不同,可间隔5~7天渐加量一次。药量过小会影响智力与体格发育,药量过大又会造成人为甲亢,消耗过多成岁氮平衡也会影响发育,用药量可根据血THS浓度正常,血T4在正常偏高值,以备部分T4转变为T3。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:每日一次正常大使,食欲好转,心率维持在:儿童110/min、婴儿140/min左右,腹胀消失,智力进步。长期服药过程中,还应随年龄增长不断抚养加剂量以满足机体需要。反应:过量可致腹泻、心悸、吐泻、多汗、烦躁不安,发热等。长期用药过大量可致消瘦,个别可有过敏反应,出现频繁期外收缩,宜将药量分多次口服。 合资心包积液者如无心包填塞症状出现可不泌作心包穿刺,经甲状腺片口服治疗后,心包积液可行吸收消失。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暂时性甲低亦宜治疗以免影响脑发育,可观察治疗至确诊后为止。 (2)三碘甲腺原氨酸(T3)作用快,消失快,适用于小婴儿或甲状腺肿有压迫症状者。剂量20μg相当于干甲状腺片40mg。 (3)维生素类 甲、乙、丙、丁种维生素应长期按临床需要补充,尤其易有口角炎者应供应核黄素。剂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。 (4)矿物质 钙片亦应长期服用以供给生长发育之用,贫血者应加服铁剂。 (5)碘 在家族怀酶缺陷甲状腺肿克汀病中,由于摄取碘与脱碘酶缺陷者,应供应碘以补充丢失,以便合成激素。脱碘酶缺陷者补碘后甲状腺肿可消失。 预后 胎儿后半期及出生后头半年正值脑细胞发育阶段,故该时期发病者影响智力较重,应争取早期诊治,生后3个月内治疗者,90%智力可达正常。3岁以后发病者智力多正常。预后尚发病原因有关:无甲状腺者41%智商(I、Q)>85,激素合成障碍者44%IQ>85,异位甲状腺者78%IQ>85。
预防为主。应由政府大力推行碘化食盐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,地方性克汀病亦随之消灭。孕妇妊娠末3~4个月可加服碘化钾(1%溶液每日10~12滴),或肌注碘油1次2ml。多吃含碘食物。对地方性克汀病应早期诊治。 |
|||||
科普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地方性克汀病患者 克山病的定义 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和鉴别 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 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因病理 地方性克汀病的定义 地方性克汀病的定义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与预防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 国际上公认的饮食防癌"十要"…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录 | | |||
|